新華社北京2月26日電(新華社記者 劉鐒努力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是中國經濟一直追求的目標。國家統計局近日發佈的2013年統計公報顯示,過去一年裡,中國經濟不僅在複雜困難的形勢中保持了7.7%的平穩較快增長,而且轉方式、調結構亮點突出,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穩步提高。
  “轉方式、調結構是提質增效的重要內容,既是優化發展的抓手,也是其結果。統計公報顯示,過去的一年,我國產業、區域、城鄉等經濟結構均有所改善。”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謝鴻光表示。
  第三產業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中國產業結構出現歷史性巨變。統計公報顯示,2013年中國第三產業占GDP比重達到46.1%,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比第二產業比重高出2.2個百分點。
  “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是我們長期追求的,經過多年努力終於在這一年實現標誌性轉折。三產超二產,標志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達到新階段,意味著中國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升級到新水平。”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說,第三產業能夠帶來更多就業、更低能耗和污染,其中生產性服務業對結構升級至關重要,第三產業的大發展有助於中國經濟未來更“輕盈”更親民。
  高技術製造業比重進一步提高。統計公報顯示,2013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1.8%,高於整個規模以上工業增速2.1個百分點。王軍指出,這意味著實體經濟的技術含量和產品附加值在不斷提高,中國經濟未來大有希望。
  區域結構進一步改善。2013年,東部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9%,增速低於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而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則分別增長22.2%、22.8%和18.4%,分別比東部地區快4.3、4.9和0.5個百分點。中部、西部、東北地區正在加快發展,基礎設施正在不斷完善,區域發展不平衡正在轉化為中國經濟梯級發展的強大動力。
  城鄉結構進一步優化。統計公報顯示,2013年末,全國城鎮化率達到53.73%,比上年末提高1.16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速比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高2.3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收入之比為3.03:1,比上年縮小0.07。
  “最近幾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說明國家惠農政策見到了實效,統籌城鄉取得了初步的進展。”王軍認為。
  經濟結構的優化,帶來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提高。統計公報顯示,中國勞動生產率穩步提高。2013年,全社會勞動生產率比上年提高7.3%,比2009年提高37.8%。
  “在勞動年齡人口規模縮小、人口結構老齡化的趨勢下,勞動生產率的穩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我國的人口紅利期,提升了我國產業和經濟的國際競爭力。”謝鴻光認為。
  與此同時,企業利潤也在上升,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經濟發展質量的提高。統計公報顯示,2013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比上年增長12.2%,其中私營企業增長14.8%。
  “中國經濟轉方式、調結構在2013年取得新進展,在‘穩’的基礎上實現了一定的‘進’,但是未來提質增效的任務還很重,要繼續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說。  (原標題:統計局:2013年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穩步提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k74skyhp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